1. 寺庙网>法会>

梵语“nyūna”的汉译及其在汉传因明中的应用

摘 要:梵语nyūna,由接头辞ni+ūna复合而成,全词随ūna变化,一般做过去被动分词使用,有不足缺乏减少劣等等普通含义,作为因明术语,常以nyūnatva或nyūnatā的形态出现,表示宗因喻等论式或立宗中存在缺支或缺项的情况,在因明中属于应用范围较广的一个概念或范畴。考虑到nyūna一词尽管发端于古代印度,但随着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,尤其是缺减缺减性等译词在汉传因明中已经固定化等,故而本文接下来将以梵语nyūna为出发点,考察其汉译过程以及在汉传因明中的应用情况。关键词:nyūna;缺减;语失;过梵语nyūna,由接头辞ni+ūna复合而成,全词随ūna变化,一般做过去被动分词使用,有不足缺乏减少劣等等普通含义,作为因明术语,常以nyūnatva或nyūnatā的形态出现,表示宗因喻等论式或立宗中存在缺支或缺项的情况,在因明中属于应用范围较广的一个概念或范畴。考虑到nyūna一词尽管发端于古代印度,但随着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,尤其是缺减缺减性等译词在汉传因明中已经固定化等,故而本文接下来将以梵语nyūna为出发点,考察其汉译过程以及在汉传因明中的应用情况

一、梵语因明文献中的nyūna及其变化形态因明,其早期的源流可追溯到古代印度人的论辩习惯,而系统记述论辩规则的,是大约出现于公元150年前后的医学著作《遮罗迦本集》(Carakasaṃhitā)。这些论辩规则之所以会出现在医学著作中,是因为在书的作者看来,如何表达乃至合理地与患者打交道,是医生的一项基本素质。根据日本学者宇井伯寿摘录并校勘的《遮罗迦本集》梵本,其中有7处提到nyūna或与nyūna相关的语词表现:(1)atha vākyadoṣaḥ. vākyadoṣo nāma yathā khalv asminn arthe nyūnam adhikam anarthakam apārthakaṁ viruddhañ ceti。(33)(复次,语失。谓语失者,如言此义中有缺减、增加、无义、缺义、相违。)(2)tatra nyūnam,pratijñahetudāharaṇopanayanigamanānām anyatamenāpi nyūnam nyūnam bhavati,yadvā bahūpadiṣṭahetukam ekena hetunā sādyate,tac ca nyūnam.(33)(此中缺减者,宗因喻合结等随一缺减,即成为缺减。或者,对于应说多因者,而以一因说,此亦是缺减。)(3)atha adhikam. adhikaṁ nāma nyūnaviparītaṁ. (复次,增加。所谓增加者,与缺减相反。)(4)atha vākyapraśaṅsā. vākyapraśaṅsā nāma yathā khalv asminn arthe tv anyūnam anadhikam arthavad anapārthakam aviruddham adhigatapadārthañ ca iti yat tad vākyam ananuyojyam iti praśasyate.(34)(复次,语善。谓语善者,如言于此义中,是被称赞为不缺减、不增加、具义、不缺义、不相违,是已了达的句义,是无难诘的所说。)(5)atha nigrahasthānam. nigrahasthānaṁ nāma parājayaprāptis tac ca triruktasya vākyasya-avijñānaṁ pariṣadi vijñānavatyām,yadvā ananuyojyasya-anuyogo’ nuyojyasya cānanuyogaḥ pratijñāhānir abhyanujñā kālātītavacanam ahetur nyūnam adhikaṁ vyartham anarthakaṁ punaruktaṁ viruddhaṁ hetvantaram arthāntaram nigrahasthānam.(44)(复次,负处。谓负处者,成为失败。如在有识者的聚会中,对说示三遍的语言不理解,对无难诘的诘问,或对所难诘无诘问、坏宗、容认、过时语、非因、缺减、增加、离义、无义、重言、相违、异因、异义,是为负处。)以上引文(1)中的nyūna(缺减)是作为缺减、增加、无义、缺义、相违即五种语失的具体表现之一提到的。引文(2)是在引文(1)基础上针对nyūna所作的定义性解释,其中三处提到nyūna。从这一解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,nyūna(缺减)主要存在两种情况,一是在宗因喻合结五支中任意缺少一支,二是指在可能存在多种因的情况下,只举出了其中之一。引文(3)是针对增加,即与nyūna相反情况的说明。引文(4)中的anyūna是nyūna的否定形式,二者是成对的相反概念,分别表示缺减和不缺减。引文(5)中的nyūna是作为负处之一提出的,意思也是缺减。总括《遮罗迦本集》中的nyūna表现,尽管表述的角度不同,但意思都是在于说明缺减的过失或失败,而至于所缺的具体内容或事项,则没有提及。《遮罗迦本集》问世以后,旋即受到来自包括佛教在内的各方思想家的批评,由于记述这些内容的梵语文本大都已经不存,故而无法确认其中是否有存在涉及nyūna的内容。然无独有偶,其中与《遮罗迦本集》所代表的医师学派有密切传承关系的正理学派,在其经典《正理经》中也有三处提到nyūna:6. nyūnasamādhikopalabdheḥ vikārāṇām ahetuḥ {siddhānta-sūtra}(2.2.42)(无理由的缺减、相同、增多,是非因——定论的经文。)7. pratijñāhāniḥ pratijñāntaraṃ pratijñāvirodhaḥ pratijñāsannyāso hetvantaram arthāntaraṃ nirarthakam avijñātārtham apārthakam aprāpta kālaṃ nyūnamadhikaṃ punaruktam ananubhāṣaṇam ajñānam apratibhā vikṣepo matānujñā paryanuyojyopekṣaṇaṃ niranuyojyānuyogo pasiddhānto hetvābhāsāśca nigrahasthānāni {nigrahasthāna-uddeśa-sūtram}(5.2.1)(坏宗、异宗、相违宗、舍宗、异因、异义、无义、无识义、缺义、不至时、缺减、增加、重言、不能诵、不知、不能难、逃避、认许他难、所难诘、无难诘、离宗义、似因,是负处——教示负处的经文。)8. hīnamanyatamenāpyavayavena nyūnam {nyūnam lakṣaṇa-sūtram}(5.2.12)(由缺少所依共相支分所构成的,是缺减——缺减定义的经文)以上引文(6)-(7)中所涉及到的nyūna,与前面《遮罗迦本集》中提到的情况类似,只是引文(6)中的nyūna,被归属到非因中。与之前略微不同的是引文(8),因为其涉及的是有关nyūna的定义,其中首次明确了缺减的成因,即缺少支分(avayava),若综合参考前面《遮罗迦本集》以及《正理经》中其他相关内容则不难得知,此处的支分,指的应该是正理学派提出的宗、因、喻、合、结即五分作法,若其中缺少某一支或多支,便会造成所谓nyūna的过失,或由过失而导致的失败。

二、梵语nyūna的汉译以上考察的是nyūna在《遮罗迦本集》《正理经》等早期梵语文献中的流布和传承情况。《正理经》以后,随着佛教瑜伽行派的兴起,在有关因明方面的讨论中,佛教学派有了更多的参与度。根据瑜伽行派的传承,弥勒、无著、世亲为初创三代,之后开始呈现出分化的趋势,而因明则是从这一分化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,其开创者为陈那。为了与之前所谓旧派相区分,学界一般把由陈那所开创的因明,称作新因明。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我国唐代译经师玄奘、义净等亲赴印度求法并将大量佛教经典带回中土,故而开启了汉传因明的先河,其中由玄奘翻译的陈那(Dignāga)《因明正理门论本》(Nyāyamukha)和商羯罗主(Śaṅkarasvāmin)《因明入正理论》(Nyāyapraveśakam)二部因明著作,于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经对照玄奘译《因明入正理论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梵本,发现其中有二处译词来自梵语nyūna或其变化形式:(9)复次,若正显示能立过失,说名能破。谓初能立缺减过性,立宗过性,不成立性,不定因性,相违因性及喻过性,显示此言,开晓问者,故名能破。(sādhanadoṣodbhāvanāni dūṣaṇāni. sādhanadoṣaḥ nyūnatvam. pakṣadoṣaḥ pratyakṣādiviruddhatvam.hetudoṣa’ siddhānaikāntikaviruddhatvam.tasyodbhāvanaṃ prāśnikapratyāyanaṃ dūṣaṇam.)(10)若不实显能立过言,名似能破。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,于无过宗有过宗言,于成就因不成因言,于决定因不定因言,于不相违因相违因言,于无过喻有过喻言,如是言说,名似能破。以不能显他宗过失,彼无过故。(abhūtasādhanadoṣodbhāvanāni dūṣaṇābhāsāni.saṃpūrne sādhane nyūnavacanam.aduṣṭapakṣepakṣadoṣavacanam.siddhahetuke’siddhahetukaṃ vacanam.ekāntahetuke’ nekāntahetukaṃ vacanam.aviruddhahetuke viruddhahetukaṃ vacanam.aduṣṭadṛṣtānte dṛṣtāntadoṣavacanam.etāni dūṣaṇābhāsān.na hy ebhiḥ parapakṣo dūṣyate.niravadyatvāt tasya.)以上引文(9)中有谓初能立缺减过性,所对应的梵语表现为sādhanadoṣaḥ nyūnatvam,其中nyūnatvam由nyūna+tva构成,意为缺减性,而前面的sādhanadoṣaḥ可直译为能立的过失,即整体可意解为作为能立过失的缺减性。至于能立前面为何要加上初字,应该是充分考虑了立敌论辩的性质,即以初代表立论一方,而以后等表示敌论一方的能立。引文(10)中的nyūna是作为词组nyūnavacanam中的前项出现的,译者玄奘将其译为缺减性言,或许是考虑到,此处的nyūna尽管没有接尾辞tva,其表示的仍是缺减的性质。

三、缺减在汉传因明中的固化及其应用自玄奘译出《因明正理门论本》《因明入正理论》以后,旋即在中国掀起一股研习因明的热潮,一时间为此二论,特别是其中《因明入正理论》做注释者相继不断,乃至其影响力还远播至日本等海外。以下将以缺减为线索择取其中部分代表性引述,以考察其在汉传因明中的固化和应用情况。(11)此辨能破境,即他立失分二。初辩阙支,次明支失。谓初能立缺减过性,此即初辩阙支。或总无言,或言无义,过重先明,故云初也。此之缺减。古师约宗因喻,或六七句。陈那已后,约因三相,亦六或七,并如前辩。(窥基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)以上引文(11)是出自玄奘弟子之一的窥基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中的一段,此段涉及两个问题,一是就初能立缺减过性做出初辩阙支的总体解释,二是针对缺减在逻辑可能性上的引述,所谓六七句,指的是在宗因喻中,阙一有三,阙二有三,阙三有一,世亲已后皆除第七。之所以要除去第七,是因为宗因喻三者都为阙的话,那么实际上已经不构成论式了。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此处用到了阙这个字,用以表示具体的缺项,用以区分作为抽象意义的缺减或缺减性,可谓是因明在缺减问题上逐步走向汉语化的一个重要表现。(12)阙一有三者,易知也。阙二有三者,有阙宗因不阙喻,有阙因喻不阙宗,有阙喻宗不阙因,以为三句。阙三有一者,即以之为第七句。如此七句,名为能立。缺减过性除第七者,不立第七句也。总阙便非者,三支皆阙,非第七过。(善珠《因明入正理论疏明灯钞》)以上引文(12)是节选自日本因明论师善珠《因明入正理论疏明灯钞》中的一段,从内容上不难看出,是针对缺减性过的进一步阐释。(13)古师有说八为能立,阙一有八,阙二有二十八,乃至阙七有八,阙八有一。(略)今详数阙三有五十六,阙四有七十句,阙五有五十六,阙六有二十八,余如疏文。(凤潭《因明论疏瑞源记》)以上引文(13)是节选自日本江户时代因明论师凤潭(1654-1738)《因明论疏瑞源记》,其中(略)之前的部分是窥基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中的引述,(略)后为凤潭的补足部分。也就是说,与上文正理学派的五支不同,依照古师即陈那以前论师的作法,能立设有八支,即现、比、自、同、异、宗、因、喻,而对此八支若依照递增方式进行依次缺减计算的话,就能得出阙1有8、阙2有28、阙3有56、阙4有70、阙5有56、阙6有28、阙7有8、阙8有1的序列数值。然而,由于窥基在解释的时候,或许是出于从简而将其中3、4、5、6项省略,不料引发了日本因明学界长达数百年的讨论,而凤潭在此提出的,正是有关其序列的一种计算方法。当然,对数学史有所涉及的人其实也不难理解,这实际上是杨辉三角的一种应用形态。杨辉是生活在我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数学家,著名的杨辉三角见于其著作《详解九章算法》(1261),当然,393年以后的1654年,同样的原理也为欧洲人帕斯卡所发现,而从窥基到凤潭就能立八支缺减过性所进行的序列计算,其结果恰好与杨辉和帕斯卡的三角算法相吻合,从人类智能进化的角度来看,也不能算是一种偶然。

结语上文从梵语文本《遮罗迦本集》《正理经》中出现的几处nyūna说起,继而通过《因明入正理论》梵汉二本对照,找到了与梵语nyūna相对应的汉语译词即缺减性过等,最后例举了一些与缺减性过相关的实用范例,特别是涉及计算的部分,其充分地展现了因明作为逻辑的根本属性。(文图/慧观法师)

参考文献[1](印)龙树菩萨造,吉迦夜译《方便心论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32冊,No1632。[2](印)陈那造,玄奘译《因明正理门论本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32冊,No1628。[3]窺基《因明入正理論疏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42册,No1840。[4](日)善珠《因明论疏明灯钞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68册,N2270。[5](日)凤潭《因明论疏瑞源记》,和刻本,宽永八年(1632)竣工。[6](日)宇井伯寿《佛教論理学》,东京:大东出版社,1933年5月版。[7](日)宇井伯寿《印度哲学研究》第二,东京:岩波书店,1965年8月版。[8](日)宫坂宥胜《ニャーヤバーシュアの論理学―印度古典論理学―》,东京:山喜房佛书林,1956年10月版。[9](日)本多惠译《ニャーヤ経註》,京都:平乐寺书店,1999年9月版。[10]刚晓著《正理经解说》,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,2005年10月版。[11](日)桂绍隆著,肖平、杨金萍译《印度人的逻辑学——从问答法到归纳法》,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。[12]淮芳著《因明过论研究》,济南:人民出版社,2016年12月版。[13]杜瑞芝主编《数学史辞典》(新编),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2017年5月版。[14]王擎天《越算越聪明的印度数学》,南京: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,2013年11月版。[15](英)乔尔•利维著,崔涵、丁亚琼译《奇妙数学史——从早期的数字概念到混沌理论》,人民邮电出版社,2016年10月版。[16](法)米卡埃尔•洛奈《万物皆数:从史前时期到人工智能,跨越千年的数学之旅》,北京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8年8月版。[17](美)比尔•伯林霍夫、费尔南多•辜维亚著,胡坦译,生云鹤审译《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》,北京:北京时代华文书局,2019年6月版。[18](英)罗伯特•斯奈登著,苑东明、寇金玉译《极简数学史——生命无代数,人生无几何》,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20年7月版。

 
 

本文由寺庙网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omiao.cn/fobao/fahui/5578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