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寺庙网>供求>

沉香价值的日益攀升 沉香收藏投资市场越来越红火


随着沉香价值的日益攀升,沉香投资市场也越来越红火。但不少有意投资沉香的朋友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上当受骗。沉香究竟有哪些品类?怎样才能防止上当受骗?货真价实的沉香和假冒伪劣产品又应该如何分辨?本期沉香专题特别邀请广东省沉香协会的专家来为您答疑解惑。

奇楠是高品质沉香中的极品
专家介绍,目前沉香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按照结沉香取得时的生存状态、香油脂的质地、结香外形特质、结香产地等差异,都可以分出不同的沉香种类来。
从生存状态来分,沉香可以分为生香和熟香两大类;从油脂来看,沉香可以分为树心油沉香、边皮油沉香两种;按照外形特质,沉香有板头沉香、壳子香、虫漏等几种;按照产地,则主要分为惠安系和星洲系两个分支。
专家表示,从国内市场比较通行的沉香称谓来看,高品质沉香依据形成条件的不同,主要分为倒架、水沉香、土沉香、蚁沉香和奇楠等种类。
“倒架”一词来自香农采香时的一种特殊情况:沉香香体存于香树之内,而香树早已死亡,卧倒于泥土或者沼泽之中,香树的木质成分在各类微生物以及环境的综合作用下腐朽、风化,香体则不腐不朽得以保存。其形状如同倒卧的架子一般,所以得名“倒架”沉香。
水沉香又称水纹沉香、水格沉香,也是来源自香农的一种称谓。这种沉香一般是指香体脱离香木后进入潮湿的泥地、沼泽中,熟化后形成的沉香。水沉香一般颜色偏黑,由于水分保护,其香体风化并不严重,因此即便是熟香,其油脂纹路依然清晰可辨。水沉香质地硬、韧,香体一般较为厚实。
土沉香与水沉香相对,是指香体脱离香木后,落入含水分较少的干泥中,随着时间的推移,香体逐渐风化、熟化,形成疏松多孔的质地。土沉香表面的颜色会根据土质及其所含杂质的颜色发生变化,因为也有“红土”、“黑土”的区别。土沉香根据其不同的熟化程度、风化程度,会有不同的外在形态。风化程度较低的,外表依然坚硬,香体厚实;风化程度较高的,表面通常多孔,具有酥脆的质感。
蚁沉香是由于虫咬、蜂叮而形成的沉香。其类似于虫漏,但油脂等级更高、年头更久。从香气上看,一般将甜味更重、香味更加醇厚的沉香称为蚁沉香;而将香气凉味更重的称为虫漏。蚁沉香由于甜味重,也常被称为蜜香。
奇楠又可以写作棋楠,是公认的香中极品,也是最高级别的沉香。通常在一大块极品沉香料子中,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才能算得上是奇楠,极其珍贵。“奇楠”一词是从梵语翻译的词,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“多伽罗”,后来又有“伽蓝”,“伽楠”、“棋楠”等名称。对于奇楠的形成机理,并没有一种特别权威的说法。一般认为,奇楠是由普通沉香淬化而来,即一块沉香经过时间、环境、伤口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,在各种机缘下不断地变化,不断地提炼自身,最终达到一种特殊形态。
奇楠的结香比例远大于普通沉香,气味奇特且变化无穷。奇楠与一般沉香的区别是前者具备入口香、麻、凉、辛、粘的感觉,无须燃烧,它本身就有明显的甜香味。油脂是从里向外生成,一般外皮色浅,内部色深。整个香体呈“柔丝”状,即用指甲去刻画,是柔软、腻手的,像一丝一丝粘合在一起。
就国产沉香而言,莞香极品中就不乏奇楠的身影,依其外观色泽,可以分为绿奇、黄奇、白奇三种,其中绿奇比较多,黄奇次之,白奇最少。此外,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文莱等东南亚诸国也有奇楠出产。

造假方法层出不穷
近年来,随着沉香市场的火爆,一些鱼目混珠的“山寨沉香”也流入市场,让投资者和消费者防不胜防。专家介绍说,现在沉香市场出现的欺诈手段主要有以假乱真和以次充好两种。以假乱真指的是采用外表接近沉香的天然植物来冒充沉香,或通过加工一些非天然的合成材料来冒充沉香。而以次充好主要是指通过加工一些品质较差的沉香来冒充优质沉香,或者改变它的外表,或在其内部进行添加,或采用特殊手段改变其香味品质。
专家向笔者介绍了市面上几种常见的造假方法,分别是“加香”、“压油”、“煮色”、“掺杂”、“描画”等,买家需加以警惕。
所谓“加香”,是用其他沉水的木头加入化学香精,或者直接以沉香的名义出售。造假者一般将这样的木头制成“沉香手串”出售,售价比较便宜。其中高档的产品会弄得很像沉香的样子,用硬木作材料,加点香精就当沉香卖了,反正许多硬木也沉水,加了香精也有香气。低档点的产品则直接用白木头加点化学香精就冒充沉香出售。还有个别奸商竟然把绿檀当做沉香卖,这类属于彻头彻尾的假沉香,这种情况用买卖沉香行内话叫做“欺生”。
还有一种“加香”的模式,是把活的沉香木砍伐后加入香精,冒充死沉香来出售牟取暴利。严格来说,这也是真沉香,但属于以次充好,挂羊头卖狗肉。
所谓“压油”,是指高压注油,此办法是为了增加沉香体的重量和油脂含量。不过高压注入香体的油脂与天然形成的油脂有着本质不同。天然形成的油脂分布非常不平均,而且是是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凝结而成的,部分早已成为结晶体。而注入过油脂的香体,看上去简直满料都是油。另外,天然形成的油脂线路清晰,一般不会出现突兀的断裂和呈现块状分布的油脂,压油后的沉香常常出现油脂线模糊、断裂或者呈现块状分布,与天然沉香的纹理差别较大。
“煮色”是为了把沉香体的颜色弄得更深一些。一般产地相同的沉香,油脂越多,颜色越深则价值越高。有不良商家就利用这一点,对香体进行煮色,加深其颜色,以次充好。天然的沉香体表面油脂的光泽像玻璃一样,肉眼观察能轻易看到反射光芒,指肚触摸时非常光滑,无任何阻碍。但是煮色过的材料,表面虽然颜色更深,但看上去暗淡无光,触摸没有光滑感。
所谓“掺杂”,是一种更加直接也更加恶劣的造假方法。就是通过向香体针孔注胶或者掺入沙砾、铅片等物质,增加香体重量。
除了以上几种造假方法外,有的不法商家甚至在白木上面用笔描画油线,以假乱真。这种假沉香木只需要通过打磨,就可以看到画线之下的原本白木,可见其油线并非天然。
专家表示,相比以假乱真冒充真实沉香欺骗买家,以次充好者本身也使用沉香体作为原材料,其利用的更多是爱好者对沉香一知半解,又渴望低价购入上品的“捡漏”心理。专家提醒说,沉香爱好者在购入沉香时应该保持理性,对品香要有充足的经验,对市场行情要有较好的把握。

“看、摸、闻、烧”判断真伪
虽然市场上的沉香产品鱼龙混杂,但只要掌握了一定办法,沉香爱好者还是可以通过仔细辨别来降低上当受骗的风险。专家介绍说,要分辨真假沉香,主要可以通过“看、摸、闻、烧”四个步骤。

本文由寺庙网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omiao.cn/fobao/gongqiu/3964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