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绘一佛二菩萨(图片来源:中国甘肃网)
在甘肃省博物馆众多的国宝之中,有三身彩色塑像特别引人注目:面相丰满,秀发披肩,身着紧身束带天衣,或坐或立……
令人惊叹的是,它们的出处竟然是举世闻名的天梯山,塑造的年代距今约1400年左右。
今天,让我们走近彩塑,一起来聆听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。
彩塑引出的故事
走进甘肃省博物馆,有一个单设的区域非常典雅:石窟样式内置放有三身彩色塑像,分别为一佛二菩萨;佛通高105厘米、菩萨通高160厘米;佛像身着通肩袈裟,作结跏趺坐式,左手扶膝,右手施禅定印;头顶作薄肉譬,面相丰满;左胁侍菩萨头梳垂环髻,秀发披肩;身着袒右肩、臂的紧身束带天衣,下着长裙,左臂残断;右胁侍菩萨双手胸前合十,后状泥层较厚,略显呆板。
令人惊叹的是,在其导视牌上,标注有“彩绘一佛二菩萨像唐代(公元618-907年)”字样,出处为“武威市天梯山石窟”。
天梯山石窟!这是多少专家学者曾经魂牵梦绕、探访追究的呀!
为什么这样说呢?
因为此前的历史长河之中,人们一直在苦苦地追寻着我国早期北方石窟艺术的典范——“凉州石窟”,而天梯山石窟即是北凉时期的凉州石窟,它与云冈石窟和龙门两大石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。
“说到凉州石窟,不得不说沮渠蒙逊这个人,因为就是他创凿的凉州石窟,凉州石窟随即成为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、由一国之君直接开创的石窟。”
采访中,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张立胜如是说。
据《魏书·沮渠蒙逊传》记载,沮渠蒙逊(368-433),临松(今甘肃张掖市南)卢水胡人,十六国时期北凉政权的建立者,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之一。
沮渠蒙逊承袭其父官职,任卢部落酋长。他博览群书,尤其对于天文化学方面的造诣比较深,史称其“雄杰有英略”。在沮渠蒙逊统治时期,北凉军队纪律严明,秋毫无犯,尊崇儒学,保护人才,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戴。
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着力宣扬佛教的“六道轮回”说,同时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云集凉州,开凿造像以示虔诚。凉州天梯山石窟便是当时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代表。而后来的云冈、龙门石窟,又以天梯山为模式,开凿而成,因此,专家和学者们将这一文化现象称为“凉州模式”。
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,地处中路乡灯山村的凉州天梯山石窟,创建于东晋北凉,后经历代开凿,规模宏大,建筑雄伟,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。窟内保存壁画数百万平方米,佛像100多尊,以及魏、隋、唐时期的汉、藏写经、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。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高达30多米。大佛左右两边站立迦叶、阿难、普贤、文殊、广目、天王六尊造像,神态逼真,形象各异,塑造精致。因修黄羊河水库,大部分佛像、壁画、经卷等搬迁于省博物馆保存。现窟内大佛依山造像,中心柱、佛龛及部分壁画尚存,是珍贵的历史文物。
历经坎坷的天梯山
“重见光明的天梯山石窟,历经磨难,曾一度衰败,几乎湮没在历史的浩瀚烟云中。”
张立胜说,天梯山石窟距今约有1580年的历史,历史上非常著名,在我国石窟乃至整个佛教艺术中都颇有影响。前凉以后,许多著名高僧在这里修建寺塔,开坛讲经、翻译著述。由于唐以后,凉州石窟不再见于史册,逐渐销声匿迹,凉州石窟究竟在什么地方,长期以来则无人知晓。1927年武威发生大地震,天梯山石窟被震毁10余处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,我省著名学者、兰州大学冯国瑞先生乘土改之便,曾到天梯山下作过短暂的访问,提出天梯山石窟即历史上著名的凉州石窟。但由于石窟的梯道已毁,未能进窟考察。
1954年,我国著名美术史学家史岩先生冒着坠入悬崖的危险,腰系绳索,进入洞窟。经过数日对余存的十三洞窟的探察,最终在其《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》的报告中得出这样的结论:“蒙逊的石窟应该是在天梯山,换句话说:天梯山石窟是由蒙逊首先创凿的,可是他所创凿的石窟现在已经不存在了。”这篇文章的发表,正式揭开了天梯山石窟的神秘面纱,这是唐代以来唯一关于天梯山石窟的最为详尽的记录和报告。时隔不久,1958年,黄羊河水库的兴建,使蓄水库北岸上的天梯山石窟面临水淹之患。
为了挽救石窟艺术宝库,省文化局报请当时的省人民委员会、文化部批准,将石窟内大部分壁画、塑像迁移保护。
1959年10月,由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为队长、省博物馆副馆长吴怡如为副队长的天梯山勘察搬迁工作队,对石窟进行清理发掘,清理出土了魏、隋、唐代的汉藏文写经,初唐绢画、以及文书、契约、佛经、壁画和塑像等珍贵文物。其中,发掘出我国唯一的北凉时期的壁画,后被定为国宝,另三身塑像分别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随后,小洞窟内40多身塑像、百余平方米的壁画及25箱残片均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。
上世纪50年代被确认为凉州石窟的天梯山石窟,又被彻底搬迁,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,还未发表发掘报告,使国内外许多学者一再提问:凉州石窟究竟哪里去了?
石窟与石窟内文物的分离,给研究者造成疑惑,对文物保护的完整性、系统性、观赏性都留下了残缺的遗憾。
时至1986年,著名考古家宿白先生《凉州石窟遗迹和“凉州模式”》一文中明确指出天梯山石窟的第一、第四窟是早期北凉洞窟即凉州石窟遗迹。综上所述科学的考证和精辟的论断,确定了北凉沮渠蒙逊开凿的天梯山石窟就是“凉州石窟”。
1994年,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、中国著名石窟研究专家宿白先生,不顾70多岁的高龄,亲临天梯山石窟实地考察,经研究考证,再次确定中国石窟起源于凉州石窟,天梯山石窟创立了“凉州模式”。
“凉州模式”
“十六国时期,凉州一度成为佛教文化的中心,北魏灭北凉,‘徙凉州三万余家于京师(平城)’;魏文帝时,相继任僧统的师贤、昙曜,皆为凉州高僧,现存云冈最早的一批石窟,就是昙曜主持修造的。”
张立胜说,人们说起云冈石窟,自然会想到“昙曜五窟”。而作为开凿云冈石窟的倡导者,昙曜也没有脱出凉州石窟的模式。
据说昙曜到平城时,正值魏文成帝出游,相见于路。成帝的马向前衔住昙曜的衣服,当时的人们认为“马识善人”,因此帝与后向昙曜“奉以师礼”。昙曜到达平城之后,即任沙门统。所谓沙门统,就是管理全国出家人的最高僧官。
昙曜担任沙门统之后,即向文成帝建议开凿石窟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云:“沙门昙曜白帝,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岩壁,开凿五所,镑建佛像各一,高七十尺,次六十尺……”唐道宣《续高僧传》卷二《县嘿传》亦有比较详细的记载,他说:螺去恒安西北三十里,武州(亦作武周)山谷北面石岩,就而镑之,建立佛寺,名曰炙岩。龛之大者,举高二十余丈,可受三千许人。面别镑像,穷诸巧丽。龛别异状,骇动人神,栉比相连三十余里。东头僧寺,恒共千人气由此可见其开凿工程之浩大。
武州山的石窟寺,就是现在的云冈石窟。
在过去的一千四五百年中,宏伟的云冈石窟经过了风风雨雨。在二十一个主要洞窟中,有昙曜早期开凿的五个窟,具有凉州及龟兹佛教之遗风,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;这五窟中的五尊主像,分别代表了北魏五个皇帝的形象,所以极具皇家气派。
云冈石窟的开凿,略晚于敦煌,是我国五大石窟群之一。其中雕塑艺术,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和智慧。他们的辛勤劳动,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。
值得一说的是,在此之后仿照云冈石窟开凿的龙门石窟,也没有脱出凉州石窟的模式。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,中原佛教石窟艺术的成就,无不闪耀着凉州石窟的熠熠光彩。
“1992年,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专家学者的呼吁下,恢复天梯山石窟的愿望终于付诸实施,今天,一二期工程已经顺利竣工,大佛窟围堰修迄,窟内佛像经过修复恢复了原貌,在不久的将来,天梯山石窟全部洞窟即将呈现出往日的辉煌。”
本文由寺庙网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omiao.cn/fobao/lvyou/24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