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寺庙网>招商>

料器收藏市场渐热

图片来源:互联网

        料器也称“玻璃器”,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,有“缪琳”、“火齐”、“琉璃”、“颇黎”、“明月珠”等不同说法,考古学上则通常将半透明的称为“璃”,透明的才称“玻璃”,基本上算是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,经过提炼加工后制成。魏晋、南北朝时期,我国已有了用琉璃制作的日用品和装饰品。宋代,由于正月十五日观灯之风盛行,出现了五彩琉璃灯。建筑上也出现了琉璃砖和琉璃浮雕,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透明的琉璃,当时称作“玻璃”。明朝以后北京料器得到迅猛的发展。清康熙年间,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,供奉内廷,称“宫料”、“御琉璃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料器在收藏界并非新面孔。早期中国料器多为彩球和碗、瓶、尊、盏等生活用品。清末后期,山东博山料器艺人、北京鼻烟壶画匠,开始在料器鼻烟壶内画图案,大受好评。因此,清末民初料器鼻烟壶风行一时,并流入海外,不少欧美艺术品收藏家都有集藏中国料器鼻烟壶。谈起“琉璃”,很多人或许就更不陌生。“琉璃工坊”等台湾琉璃工艺品品牌近年在大陆的大行其道,让不少人对琉璃有了直接的观感。与当代的台湾琉璃艺术品不同,传统的料器无论在制法上还是材料上,都有很多不同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前的许多琉璃制品实际是铸模浇铸而来,因此无论怎样说是“限量版”,都仍然具有可复制性。但传统的料器是将硅酸盐及其他金属氧化物等原料,经过高温熔化,拔成各种规格的料棍,艺人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,待软化后迅速捏塑,充分发挥琉璃材质的光泽、多彩、柔媚、神秘的特性。和琉璃比较,料器没有底胎,制作全靠人的经验和手艺,在喷灯的火焰中即兴加工,也被称为“火中的雕塑”。而纯手工的制作工艺也使其作品具有独一性,更加造就了它的珍贵。

订购琉璃佛具:http://www.zjypw.com/category/LiuLi_478_1.htm

本文由寺庙网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omiao.cn/fobao/zhaoshang/2280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