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参禅的开示-----3
第二十一则、功夫须绵密:
我们要求在禅三之前,先要有六个月精进看话头的功夫,再加上最后一个月参话头的功夫,目的就是在锻炼功夫。我们平常就必须要把话头紧紧的看住。虽然身体可以是很忙碌,也可以是很轻松。心情可以是很轻松愉快,但是话头不能丢掉,一定要用心把话头看住。初看话头的时候,话头往往会丢掉,丢掉是正常的事情。有的人不喜欢看话头,喜欢无相念佛。因为无相念佛时忆佛的念不容易丢掉,可是看话头一两分钟就丢了,也许过了五六分钟才又想起来,又提起来,所以他不喜欢看话头。
看话头的定力必须是要比无相念佛的功夫好一些,才能够像无相念佛那样不会丢掉。虽然看话头比较难,我们还是要看话头。因为看话头的功夫非常重要,将来悟了以后能不能够亲眼看见佛性?就决定于这看话头功夫做得好不好?看话头的功夫如果做得不扎实、不够实在,将来见性的时候就会见得模模糊糊,好象雾里看花。看话头的功夫做得很好,将来见性就会非常清楚分明。虽然佛性无形无相,但是他却可以用父母所生眼来看见,这个体验很奇妙。要体验这个境界必须看话头的功夫要做得很好,所以我们要求最少六个月看话头的功夫要做得很扎实。
那么看话头刚开始常常会丢掉,那没有关系,丢了就再提起来。提起来后也许三分钟五分钟又丢了,没关系,发现了再提起来。我们要用心去看他,去照顾他。所以虚云和尚讲要照顾话头,就好象我们在照顾一个生重病的小儿子小女儿一样的常常在看着他。如果妄想来了,就用这个话头去抵挡那个妄想,妄想自然就会消失掉。只要话头没有丢掉,就不怕妄想起来。
很多人学禅,错修无念、无心的功夫,不知道应该修一念相续的功夫;然后听到我们跟他讲看话头是怎么一回事时,他会说:“那这样是两个念并行啊!”没有错!参禅就是要两个念并行。那他就要反对了,因为他的师父告诉他说,要一直修到没有妄想没有杂念,要身心统一,要内外统一,要时空统一,然后把统一心放下,成为无念才能悟。但是错了,我们不但不做这个所谓的统一和无念、放下,而且还要故意把一个话头的念提起来,常常照顾他。虽然这个话头在时是一个念,加上我们行住坐卧应对一切事情,又是另一个念。这个时候如果再起个妄想起来,又是第三个念。但是这个都没有妨碍参禅。
修无念法、修离念法那是声闻法,不是菩萨行所修的禅法。所以我们有个话头在的时候,常常会升起另一个妄想,妄想出现的时候话头也在,那是两个念并行啦!两个念并行没有妨碍,所以我们在上班的时候,一方面在处理业务,一方面话头在。我们在走的时候,一方面在注意有没有车子来,一方面话头在;这是两个念并行,不相妨碍。要有这样的功夫才能参禅。不但要有这个功夫,还要常常把这个话头照顾得好好地。妄念来了又过去了,来了又过去了,但是这个话头始终都在,我们说这样功夫成片,叫做功夫绵绵密密。
如果功夫不够的话,刚开始看话头,譬如说“参禅是谁?”然后他每一次要提话头时,先有第一个“参”字,然后“禅是谁”三个字没有出现,话头好象照顾到了,看到了。每一次忘了,要提起来,必须先起第一个“参”字,那表示这个人功夫不够。必须是一开始就没有这四个字,直接就看住它的前头,然后常常照顾它,不让它丢掉。到最后它常常在:在的时候多,不在的时候少。到了精进共修禅三期间,它简直就像身上的头发一样牢牢地粘在身上,我们说这样的功夫就算成片了。
在修禅的初期我们要求只能看话头,不可起疑情,只要去看它。因为这个“看”很重要,将来能不能够亲眼看见佛性,就完全靠这段时间锻炼来的“看”话头的功夫了。看过六个月以后,这个功夫建立起来。接着在看话头的时候还要再起个疑情。起了疑情以后,我们在这个疑情里面安住。有的时候会退回到看话头而没有疑情。有的时候话头在,疑情也在,这个就叫做参话头。
参话头参到最后真疑现前,这个时候话头不可能丢了,这个“疑”跟“话头”合并在一起,一直在继续进行。然后再继续深入以后呢?只剩下个疑情,话头不见了。没有话的前头,只剩下个疑。在疑的时候,如果突然间起个念,往心里面来观照的时候:“咦!好象没有话头了!”只有个疑了。那这个时候要注意了,不要再勉强要去提那个话头。不必提了,只要住在那个疑里面就好,这个时候我们称之为“真正话头现前”。功夫没有到这个层次的人,听起来好象一头雾水,但是没有关系,只要继续去用功,终究会到这个阶段。
那么真疑现前以后呢?有时候会注意到外面的形形色色,疑还是在。有的时候会忽略掉外境;譬如说走路的时候住在这个疑情里面,结果呢?回到家时忽略了,一直走下去,不晓得进门了。走过头之后,突然起一个念:“应该到家了。”一看,哎哟!怎么走过头这么远了,这叫见山不是山,叫做忽略现实。
发表时间:2005-4-28 9:38:46
本文由寺庙网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omiao.cn/fobao/shixiu/2013/1222/3279.html